7月5日晚间,麦趣尔回复深交所关注函称,经核查,公司生产的2批次纯牛奶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为丙二醇的相关报道内容属实

7月5日晚间,麦趣尔回复深交所关注函称,经核查,公司生产的2批次纯牛奶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为丙二醇的相关报道内容属实
7月5日晚间,麦趣尔回复深交所关注函称,经核查,公司生产的2批次纯牛奶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为丙二醇的相关报道内容属实。麦趣尔表示,就两批次不合格纯牛奶产品,公司均建立和保存了该等纯牛奶产品的原始检验数据和检验报告记录,包括该等纯牛奶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执行标准、检验结论检验时间等记录内容,并做好记录并保存。麦趣尔称,因“丙二醇”指标并不在 GB25190-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灭菌乳》的必要检测指标范围内,因此,就上述两批次纯牛奶产品,公司并未进行相关指标检测。在媒体报道前,公司并不知悉上述情况。对于该事件对公司日常生产经营的影响,麦趣尔回应,公司纯牛奶业务约占整体营业收入约50%,此事项将对纯牛奶产品的生产与销售造成负面影响,进而可能影响公司第三季度和全年的经营业绩;本公司烘焙食品、冷冻食品及发酵乳等非纯牛奶产品生产经营正常。此外,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相关规定:“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严重影响且预计在三个月内不能恢复正常;本所对其股票交易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由于目前事件原因尚在调查阶段,造成的影响尚不确定,可能存在触及其他风险警示风险。(中新财经)

两年多前被跪杀的弗洛伊德那句“我无法呼吸”言犹在耳,美国警察对非洲裔的暴力执法又添新账

两年多前被跪杀的弗洛伊德那句“我无法呼吸”言犹在耳,美国警察对非洲裔的暴力执法又添新账
两年多前被跪杀的弗洛伊德那句“我无法呼吸”言犹在耳,美国警察对非洲裔的暴力执法又添新账。当地时间3日,美国俄亥俄州阿克伦市警方公布了几天前一名非裔男子杰兰德·瓦尔克遭警察乱枪打死的现场视频。人们看到,8名警察在一次交通检查中追赶跳车逃跑的瓦尔克时连续开枪,“场面惨不忍睹”。当地警方称,8名警察开了90多次枪,法医确定瓦尔克身上大约有60处伤口。在7月4日美国独立日到来之际,瓦尔克的鲜血将《独立宣言》中“人人生而平等”的立国信条衬托得如同一个笑话。美国《波士顿环球报》批评说,“今年7月4日(独立日)是在糟糕的6月之后,有什么可庆祝的?” 目前,阿克伦市举行多起抗议警察暴力执法的示威活动,当地已经取消了独立日庆典活动。杰兰德·瓦尔克死于一场交通检查。根据美国斯坦福大学对美各地警察部门的1亿次交通拦截分析,非洲裔司机被拦截的可能性比白人司机高20%。一旦被拦下,非洲裔司机遭搜查的概率是白人司机的两倍。美国警察基金会也曾出具报告指出,种族偏见持续影响执法部门对待非洲裔美国人的方式。而这造成的恶果相当惊人。“警察暴力地图”网站统计的数据显示,2020年至今美国警察执法致死人数达2563人,其中非洲裔死亡人数达565人,占比超过22%。今年以来,就有49名非洲裔被警方开枪打死。网站还显示,在美国,非洲裔被警察执法致死的可能性是白人的2.9倍。何止是暴力执法,美式系统性种族歧视根植于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今年6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负责研究奴隶制及其对非洲裔社区影响的特别工作组发布一份长达500页的报告,其中指出即使在今天 ,歧视性法律和行为仍令非洲裔在住房、教育、卫生、就业等各个方面受到伤害,美国由此衍生出“教育种族主义”“医疗种族主义”等乱象。以教育为例。在亚利桑那州,同样是来自贫困地区,非白人学生得到的财政资助要比白人学生少60%左右。而医疗资源的分配也是“黑白分明”。美国《新闻周刊》5月刊文称,一项调查发现,80%的非洲裔受访者认为种族影响了个人获得医疗保健的质量,特别是新冠疫情“使原本就不可逾越的障碍更加恶化,让非洲裔群体变得脆弱不堪”。无处不在的歧视和压迫,令美国少数族裔 “无法呼吸”。这背后,既有罪恶的蓄奴历史、白人至上的种族结构与社会氛围等因素,也与美政客忙于党争、治理失败有关。今年美国将举行中期选举,两党现在一门心思都在想着如何捞取选票,没有谁真正想听取少数族裔的诉求、从根源上解决种族主义问题。美国社会撕裂严重、人权悲剧不断上演,自然就不可避免。盖洛普咨询公司最近公布的民调显示,只有不到四成美国民众为自己是美国人感到非常骄傲,创下同一民调20年来最低纪录。美国总统拜登称,“系统性种族歧视是美国灵魂上的污点”。时至今日,这一灵魂污点不仅没被擦去,反而痕迹更重了。美国政客所谓“平等”“包容”等光鲜口号,早已包不住“人权卫士”的斑斑劣迹。7月4日这天,面对一个暴力多发、族群分裂、情绪沮丧的美国,不知美国政客如何回应两百多年前美国建国者们的期许?(国际锐评评论员)责编:秦雅楠

据上海链家研究院的监控数据显示,成交方面,6月份全市共成交新建商品房7516套,环比增长689%,同比下降17%,成交金额685亿,环比增长798%,同比增长3

据上海链家研究院的监控数据显示,成交方面,6月份全市共成交新建商品房7516套,环比增长689%,同比下降17%,成交金额685亿,环比增长798%,同比增长3
据上海链家研究院的监控数据显示,成交方面,6月份全市共成交新建商品房7516套,环比增长689%,同比下降17%,成交金额685亿,环比增长798%,同比增长31%,套均总价911万元/套,环比增长14%,同比增长58%,成交均价75380元/平,环比增长5%,同比增长43%。2022年上半年,全市累计成交金额2479亿,同比下降20%,成交套数33089套,同比下降33%,套均总价749万元/套,同比增长20%,成交均价65572元/平,同比增长18%。供应方面,6月份新增供应金额338亿,同比下降50%,新增供应1653套,同比下降50%,套均总价935万元/套,同比增长48%,供应均价78373元/平,同比增长48%。(4、5月份供应暂停,故无环比)2022年上半年,累计供应金额2207亿,同比增长20%,供应套数31498套,同比下降4%,套均总价701万元/套,同比增长25%,供应均价62679元/平,同比增长20%。供应套数同比下降供应均价、套均总价同比增加今年上半年,由于3月下旬起至5月底受疫情影响,楼市停摆近2个半月的时间,对供应节奏造成一定影响。随着6月各项经济活动逐步恢复,第二批集中供应迅速启动,并且通过流程的优化和提速,截至6月底已经有超过七成的楼盘开启认购,其中有近一半的楼盘已经开盘。供应节奏加快,有效的缓解了供需矛盾,而认购比的进一步放宽,有助于激发参与认购的积极性,对于恢复楼市活力、提振市场信心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上半年的新房供应呈现以下两个特点:(1)供应套数同比下降。上半年供应量下降主要是受到疫情影响,但是从第二批次的供应体量来看有明显的放量。此外,参照去年的供应节奏,6月份理论上应该开启第三批次的认购,而在已经落后一轮的情况下,上半年的累计供应(开盘)套数同比仅下降4%。预计随着第三批次的入市,后续供应量可能会赶超去年。(2)供应均价、套均总价同比增加。价格的增长主要是供应结构导致的,今年上半年市区供应量较大,比如徐汇的百汇园、浦东的嘉盈峰、虹口的瑞虹新城等,其次还有热门板块的楼盘比如锦博苑、森兰名苑等均价都不低,导致上半年供应均价和套均总价有明显增加。此外,由于去年同期市区供应量较少,所以基数较低,使得同比增长比较明显,但随着去年下半年市区供应量逐步增加,预计后续同比差距会缩小。成交金额、成交套数同比均出现下滑 成交价格同比增长上半年由于有两个多月的暂停,所以实际成交时间不足四个月,因此成交金额和成交套数同比均出现下滑。但是成交价格同比增长,这个主要由供应结构和开盘延期导致。特别是6月份,因疫情延期的多个高价位楼盘集中网签,如弘久新弘北外滩、嘉盈峰、瑞虹新城、苏河望、上海星河湾、金鼎首府等均价都高于7万/平,使得成交均价增长明显。但是,随着后续成交节奏恢复常态,同比增速有望收窄。考虑到房地联动价并未出现明显放松,新房年内价格将保持平稳。中环内成交同比大幅上涨 中环外则下跌分环线来看,6月份外郊环间成交2706套,占全市总成交量的36%,郊环以外成交1398套,占比19%。内环以内成交1717套,占比23%,成交占比属于近年以来最高。而且从同比来看,中环内成交同比大幅上涨,而中环外则下跌。2022年上半年,内环以内成交占比9%,比去年全年高出3个百分点,中环以外占比则下降。从均价来看,6月份内环以内成交均价119438元/平,同比增长3%。内中环间和郊环以外同比下跌。2022年上半年,中环以内和郊环以外均价同比下跌,中外环间和外郊环间均价同比增长。分区域来看,6月成交量TOP3区域为浦东、虹口和松江,分别成交2027/1121/992套,均价为65999/120323/47890元/平。2022年上半年,累计成交TOP3区域为浦东、松江和宝山。成交同比大幅增长的区域为虹口、杨浦和浦东,从均价来看,长宁、杨浦、金山、黄埔和浦东的均价同比下降。分板块来看,6月成交量TOP5板块为四川北路、高行、周康、临港新城和顾村。从上半年的累计成交情况来看,TOP5板块为临港新城、唐镇、四川北路和松江新城。成交结构变化显著
改善型房源占比增加从今年上半年的累计成交结构来看,90-110平的占比增加较为显著,达到48%,较去年增加了7个百分点。110平以上的占比33%,较去年持平。其中,110-140平的占比下降了1个百分点,140-200平的占比增加了1个百分点。70-90平的占比下降了7个百分点,而70平以下的占比则微乎其微。从总价段来看,600万以上的占比显著增加,共增加了15个百分点,其中1000万以上的占比增加了7个百分点。而600万以下的占比出现下降,其中300-400万的占比下降了7个百分点。

最近,古巴完成了一个“不太可能”的任务:目前全世界唯一一个为几乎所有2岁以上儿童接种疫苗的国家

最近,古巴完成了一个“不太可能”的任务:目前全世界唯一一个为几乎所有2岁以上儿童接种疫苗的国家
最近,古巴完成了一个“不太可能”的任务:目前全世界唯一一个为几乎所有2岁以上儿童接种疫苗的国家。为什么说古巴的这项成就“不太可能”?除了疫苗研发本就不易,古巴还面临着一项纯粹人为制造的巨大困难:美国的全方位封锁。美国对古巴实施了现代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程度最严厉的系统性贸易禁运、经济封锁和金融制裁,至今已有足足60年。在当时冷战背景下,美国打算通过“饿死”古巴的方式,来颠覆古巴政权。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签署禁令,禁止与古巴进行所有贸易,阻止所谓“共产主义的蔓延”。60年来,估计古巴经济已遭受约1500亿美元损失。从石油、手机APP到基本药物、烟酒,甚至还禁了食物……在严格封锁下,20世纪最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在古巴广泛传播,超过50000名居民患有视神经病变、耳聋、感觉丧失和四肢疼痛,以及影响步行和膀胱控制的脊柱疾病……由于缺乏必要的化学品,古巴的水质安全也无法保证,导致患上急性腹泻的人数不断增加,1995年,古巴医院更是发生了51起感染事件,涉及349名患者并导致60人死亡;由于缺乏X光胶片,1994年-1995年古巴的相关诊疗完全停滞;由于医疗资源短缺,古巴的手术数量从1990年的885790台下降到1995年的536547台……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美国对古巴的禁运政策有所变化,但严苛的封锁没有根本松动。今天,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情况下,再加上经济复苏压力、气候变化压力等等,禁运对古巴老百姓而言更是雪上加霜。古巴政府官员表示,美国对该国长达60年的禁运,是他们购买抗击新冠病毒所需的药品和设备的障碍。“我们注意到华盛顿已令人称奇的固执,继续向世界证明一个定律,即除了制裁外,华盛顿在国际议程上也没有其他事可干。”我们不禁要问,美国如此执着封锁古巴,究竟有达成任何目标吗?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古巴裔美国人、前美国商务部长古铁雷斯就说了,禁运已被证明是“适得其反”,“绝对没有从哈瓦那获得任何东西”。美国政府谋求的颠覆古巴政权的目标并没有实现。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古巴如今也有能力向多国派出医疗队,并研发出自己的新冠疫苗,成为世界上疫苗接种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几十年来,美国四处挥舞“制裁大棒”,引发国际社会普遍反感,而国内也是骚乱频出、枪声不断。如此“病入膏肓”,又何谈领导世界?文案/何所思主播/牧 牧后期/尔 击漫画/海曼平责编:吴正丹、陆宁远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今年全国“三夏”小麦大规模机收从5月28日全面展开,由南向北快速推进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今年全国“三夏”小麦大规模机收从5月28日全面展开,由南向北快速推进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今年全国“三夏”小麦大规模机收从5月28日全面展开,由南向北快速推进。目前,全国夏粮主产区小麦大规模机收结束后,山东、河北麦收扫尾也已完成,今年夏粮小麦增产丰收已成定局。夏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冬小麦产量占夏粮的九成。今年夏粮丰收格外不易。受2021年严重秋汛影响,粮食主产区冬小麦大面积晚播,长势一度偏弱,苗情不容乐观。麦熟一晌,龙口夺粮。自全国夏收夏种气象服务启动以来,气象工作者为“抢天时、夺丰收”提供了科技支撑,保障夏粮颗粒归仓、夏种有序开展。从“丰收在望”到“颗粒归仓”——气象服务“细功夫”无处不在“各位村民请注意,据气象部门预报,近日天气以晴为主,请大家抓紧时间抢收。”连日来,每天天刚亮,河南滑县西河京村村委会主任侯超悦就开始“例行”广播。为帮农民合理安排夏收夏种,除了每天定时发布农业气象服务专报以外,利用大喇叭将气象预报传遍村头田间的“管家式”气象服务,贯穿了整个“三夏”。“小麦收割前还要给它‘喝足’一次水,麦粒才能长得更饱满。”滑县气象台台长牛纪远说,从5月20日开始,他们利用土壤水分仪分析墒情,帮农民浇好灌浆水。灌浆后没多久,麦田变得一片金黄,但拨开麦粒,发现大部分小麦偏湿,还未完全成熟,让农民犯了难。麦子如果收早了,湿度太大,需要加强晾晒,不收又怕来场雨打湿麦子。农民们盼着庄稼多长几天,产量再高些。听到农民的心声,滑县气象部门不但精准预测夏收时段午后的短时降水,提醒农民及时收割和遮盖晾晒的小麦,还通过卫星遥感,监测田中火点,防范火灾。“天气预报就像掐好了收割和晾晒时间,既准确又及时,为麦子多长几天‘抢出’了时间。”西河京村农民侯民生说。耕种管收“一条龙”,种地不操心,产量有保障。6月10日,在紧邻滑县的浚县,位于蓄滞洪区的30万亩高标准农田小麦拉开夏收序幕。去年,这片土地曾被两米深的洪水淹没。为了让晚播一个多月的“插班生”跟上生长进度,浚县气象部门在干热风来临前,利用遍布乡镇的自动土壤水分站每10分钟更新一次数据,精准指导农民喷洒农药。“县气象台预报8日以后有阵雨或雷阵雨,我要趁今明两天赶紧收麦,等墒情好了,还要种苞谷哩。”6月6日,正在排队等待机收的陕西大荔县北阳村二组农民李进良翻看着天气预报短信说。很难想象在7个多月前,这里持续降雨,遭遇了洛河60年来最大洪水的侵袭。而如今,站在大荔县官池镇东阳村的堤坝上望去,一垄垄金黄尽收眼底。“有了气象专家的指导,掌握了天气变化,今年的小麦不但没受去年涨水的影响,亩产还稳定在1200斤左右。”东阳村四组农民田根山说。从“靠天吃饭”到“看天管理”——气象专业技能一步步转化成农业生产力河南虞城是粮食生产大县,小麦种植面积达116.1万亩。去年秋季的强降水天气,造成部分小麦播种较常年推迟15~20天。加之土壤湿度大,田间苗情类型多、弱苗比例高,着实让农民们捏了一把汗。开局不利,农民忧心。当地气象部门重点关注晚播弱苗“促弱转壮”,全方位开展“科技壮苗”——利用农业气象自动化观测数据、卫星遥感资料等,动态掌握小麦长势、土壤墒情。作物气候适宜度、灾害强度等指数,已成为定量评估气象条件利弊影响的基础,卫星遥感资料和通过作物模型模拟的生物量、叶面积指数等数据,是定量分析全国作物长势的关键。“现在,卫星遥感是监测苗情的‘火眼金睛’。”陕西省农业遥感与经济作物气象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李红梅介绍,该中心成立气象科技服务小分队,在春耕春播服务中,重点利用多源卫星数据开展冬小麦长势(苗情)监测精细化业务服务,并利用智能网格预报开展精细化农用天气预报。河北晚播麦比例高达76%,冬前苗情为历史最差。为实现稳产丰收,廊坊气象部门从4月开始,利用不同时期卫星资料对全市小麦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进行监测,滚动掌握冬小麦苗情转化进度。在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预警发布室副总师杨继国看来,气象科技元素融入乡村振兴,进入田间地头,发挥了气象服务助力人们趋利避害保增收的作用。有效减损,也是增产。山东气象部门在今年春节前启动“科技壮苗”专项行动,成立专家指导组赴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今年小麦种植面积达90余万亩。受去年秋季强降雨天气影响,今年部分小麦晚播,晚播弱苗占比较常年偏高。“气象专家紧扣农时季节,加强气象信息服务,在播种、冬春季、中后期麦田管理中提供了及时的信息服务,准确提供‘一喷三防’天气方面的建议,在病虫害防控的关键时期提供了有力支撑,奠定了夏粮丰收基础,小麦长势和产量好于预期。”鄄城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王伟为当地气象局的精细服务点赞。山西也组建“1+11”春管气象服务团队,实现“专班专人专报”。“好在,整个冬季小麦墒情都很好,气象专家也一直在向我们提供帮助,今年收成不错。”日前,正在收割小麦的山西省永济市东伍姓村村民王芝芳介绍,她负责的禾丰家庭农场平均亩穗数有36.3万,预测亩产达481公斤。夏粮丰收了,全年经济就托底了。田间地头激荡的气象科技动能,已转化为收获时节的丰收喜悦。 光明日报记者 崔兴毅《光明日报》( 2022年06月29日 08版)责编:秦雅楠

大量患者需要就诊,怎样错峰很关键

大量患者需要就诊,怎样错峰很关键
大量患者需要就诊,怎样错峰很关键。上海交大附属新华医院每年夏天都有“夜门诊”,如今“夜门诊”再次开启,但和往年不同,夜门诊首次增设了成人科室,方便市民错峰就诊。夜门诊不仅能“看”,也能检。以眼科为例,视网膜检查等简易项目当天就能同步完成,如果要做B超等进一步检查,也能现场预约,避免患者再多跑一趟。患者家属姜先生说:“想晚上人少的话就晚上来,不要聚集在白天人多的时候来,过来就马上能看到。”每年夏季,新华医院都会适当开设儿内科夜门诊,但把夜门诊扩展到成人科室,今年尚属首次。目前,夜门诊已开设眼科、皮肤科、儿童血液肿瘤科、儿童神经科、儿童呼吸与哮病科等9个专科,其中大部分是夏季常见病、多发病。新华医院门急诊部主任马飞表示:“希望解决的是上班族白天要上班,然后没有空陪老人、陪小孩看病这么一个需求,那么如果晚上可以错峰来的话,第一是可以改善你的就诊感受度,有些病人说看病难,实际上是看专家难,所以我们晚上开的这些儿神经内科也好,或者是哮喘,都是平时很抢手的专家,那么我们晚上也放了一定的号源,希望他们能够错峰来。”白天“一号难求”热门专家,夜门诊却有机会遇到,而且晚上时间相对宽裕,医生和患者的沟通也更加充分。患者家属陈女士说:“(医生教了)平时注意的方面,我们和孩子(怎么)相处,也对他病情有帮助,蛮好的。”为鼓励患者错峰就诊,医院还推出了“新华豆”激励措施,患者在预约时间段内签到、候诊,都能获得一定数量的“新华豆”,既可以兑换儿童玩具等实物,也能兑换陪诊、特需门诊等服务。(编辑:老徐)